温郁金(茎、叶)



温郁金(茎、叶)
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rcenyujin Y,H. Chenet C.Ling.,道地产区以浙江省温州瑞安市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温州飞云江、瓯江流域等周边地区[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温郁金的干燥块根。味辛、苦,温,归肝、脾经。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茎、叶进行了药用研究。
【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挥发油成分[2-4]:桉叶素、3,7-二甲基-1,6-二烯基-3-辛醇、1,7,7-三甲基-(1R)-二环[2,2,1]庚烷-2-酮、异龙脑、龙脑、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γ-萜品醇、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丁香烯、丁香酚、β-榄香烯、莪术二酮、新莪术二酮、莪术烯醇、6,10-二甲基-3-异丙基-6-环癸烷-1,4-二酮、8,9-脱氢-9-甲酰基-环异长叶烯、17-hydroxy-6-oxo-4,5-secoandrostan-4-oic、亚油酸、油酸、十六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E)-9-油酸乙酯、15-甲基-十七烷酸乙酯、二十二烷酸、反吉马酮、顺,反吉马酮、郁金烯酮、郁金二酮、异原郁金醇、欧亚活血丹内酯、二氢莪术二酮、β-谷甾醇、胡萝卜苷。
微量元素:砷、钙、镉、铁、铜、汞、锰、铅和锌[5-6]。
(二)药理作用研究
1.抗肿瘤:茎叶的石油醚部位分离纯化得到五个化合物其乙醇提取物明显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对Hep-2细胞抑制作用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强,后者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3]。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编.道地药材标准汇编[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王利霞,邓志威,黄可新,等.温郁金茎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 (07):785-788.
[3]汤淙淙,秦坤良,黄可新.温郁金茎叶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02):110-113.
[4]秦坤良,汤淙淙,黄可新.温郁金茎叶与块根中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02):95-97.
[5]翁金月,肖玉燕,陈茜茜,等.不同产地温郁金块根与茎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2):3068-3070.
[6]秦坤良,汤淙淙,黄可新.温郁金根茎叶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