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根)





紫苏(根)
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南至印度尼西亚,东至日本,朝鲜也有[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紫苏叶或带叶小软枝。味辛,温。归经归肺、脾经。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根进行了药用研究。
【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紫苏根中含黄酮成分,且含量比花、果实中高[2]。紫苏根中检测到迷迭香酸[3]。
【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1.临床上紫苏根与其他中药合用治疗痛经,用法为牛膝15g,凤尾草15g,益母草15g,紫苏根6g,生姜3片,水煎,兑米酒少量内服,或取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上述方药煮沸后,以此沸药水冲鸡蛋,每天1次[4]。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82.
[2]马尧,庄云.紫苏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33):18775-18776.
[3]赵茜,邹素兰.HPLC 法测定紫苏不同来源不同部位中迷迭香酸的含量[J].广西植物,2014,34(6):865-868.
[4]刘学文.牛膝用治痛经[J].中医杂志,2004,45(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