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茎)





旋覆花(茎)
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我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极常见,在四川、贵州、福建、广东也可见到,在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日本都有分布[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旋覆花的花、叶、根。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根性味味咸;性温,主治祛风湿;平喘咳;解毒生肌。主风湿痹痛;喘咳;疔疮。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茎进行了药用研究。
【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旋覆花地上部分中黄酮类化合物为槲皮素、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3,5,7,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5,7,3’,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异泽兰黄素、紫花牡荆素、芹菜素、木犀草素、黄芩素[2]。
(二)药理作用研究
1.抗菌:旋覆花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7-328.
[2]覃江江,朱佳娴,朱燕,等.旋覆花地上部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英文)[J].中国天然药物,2010,8(04):257-259.
[3]万红娟,赵特,董红平,等.旋覆花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生物活性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3):3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