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茎)





苘麻(茎)
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A. avicennae Gaertn.],中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省区均产,东北各地有栽培,也分布于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欧洲、北美洲等地区[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苘麻子,苘麻根。苘麻味苦,性平,归脾、肾经,清热利湿,解毒开窍。用于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茎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苘麻茎叶化学含有黄酮类、酚类、多糖类、还原糖、有机酸、香豆素、内醋类、皂昔、氨基酸等[2]。
茼麻茎含有芸香苷,其芸香苷含量仅次于茼麻叶,且含有微量元素钠、钾、钙、镁、锰、锌、铁、铜、铬、钒、镍、锂[3]。
(二)药理作用研究
1.抗炎镇痛
苘麻茎叶抗炎镇痛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且正丁醇层效果优于乙酸乙酯层[4]。
2.抗感染
苘麻茎叶具有抑菌抗炎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正丁醇层对肺炎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水层对痢疾杆菌的抑制较好。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较好,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5]。
3.抗氧化
茼麻茎提取物具有抗氧化能力,其中茼麻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根和茎[6]。
4.止血
茼麻茎、叶可提炼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7]。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7-328.
[2]阳丽华.苘麻茎叶生药学及其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3]李明铭.苘麻药材中不同部位15种元素和芸香苷含量测定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
[4]苏连杰,阳丽华,张晓敏,等.苘麻茎叶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04):314.
[5]赵薇.苘麻茎叶抑菌抗炎作用及质量标准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6]赵文燕,赵春建,李春英,等.苘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8,31(06):1187-1189.
[7]张继方,方碧真,金宁.认识中国植物 海岛分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0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