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儿菜(根)

刺儿菜

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setosum(Willd.) MB.,分布于我国除西藏、云南、广东、广西外,刺儿菜也分布于全国各地,欧洲东部、中部、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刺儿菜干燥地上部分。刺儿菜干燥地上部分味甘、苦,性凉,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子宫出血;黄疸;疮前程。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根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刺儿菜根含铁、钙、锌、钠、锰、镁、钾微量元素,其中钙、钾的含量较高[2]

二、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1.止鼻血

临床上,将一把刺儿菜根用白布包好把水挤出来,喝下去,鼻血会立刻止住[3]

(二)经验方

注:小蓟别名刺儿菜。

趁痛汤

【处方】鲮鲤甲(用蛤粉同炒黄色,去蛤粉),地龙(去土,炒),恶实,小蓟根叶(锉),五灵脂,乳香(研),没药。

【药用价值】三十年脚气,发歇疼痛不仁,步履艰难。

【出处】《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地榆散

【处方】地榆(洗净,去泥土),白芍药,阿胶(捣碎,炒令黄燥),甘草(生用),艾叶,小蓟根。

【药用价值】主治吐血不止。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定崩四物汤

【处方】生地(炒松),白芷(炒黑),白芍(醋炒),川芎,当归(醋炒),蒲黄(炒炭),阿胶(血余炭炒),小蓟根。

【药用价值】去瘀生新,止血定崩。主治产后风湿袭于冲任,不能去瘀生新,以致崩漏如豆汁,腹胁阵痛,脉浮涩微数。

【出处】《医略六书》卷三十。

(三)产品开发

1)菜根汁功能饮料[4]

【组成及制法】由刺儿菜根、茅草根、根瘩菜根和大葱根组成。将上述原料制备为煮制液即得。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祛火消瘟、凉血清痘、舒肝润容等功效。

2)利用刺儿菜治疗传染性肝炎的食疗[5]

【组成及制法】以刺儿菜根为原料,水煎,过滤加糖即得。

【药用价值】可治疗传染性肝炎,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治心热吐血、产后出血、痢疾、呕吐、疔疮、肿毒等症。

3)利用刺儿菜治疗下焦结热血淋的食疗[6]

【组成及制法】由生地黄、刺儿菜根、滑石、通草组成。按配比将上述原料加水煎煮,去渣,即得。

【药用价值】可治疗下焦结热血淋,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治心热吐血、产后出血、痢疾、呕吐、疔疮、肿毒等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8(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27.

[2]任玉兰,弥春霞,刘素娟,等.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刺儿菜中矿质元素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3689-13690.

[3]新丽.防治鼻出血4法[J].农村新技术,2005,11:47.

[4]王笑阳,冀纯堂.一种菜根汁功能饮料[P].北京:CN110326729A,2019-10-15.

[5]谢延林.一种利用刺儿菜治疗传染性肝炎的食疗配方[P].江苏:CN109419835A,2019-03-05.

[6]谢延林.一种利用刺儿菜治疗下焦结热血淋的食疗配方[P].江苏:CN109419911A,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