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根)

艾(根)

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产于湖北省蕲春县(唐、宋、明、清时期称蕲州)境内[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艾叶、艾实。艾叶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官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艾实味苦;辛;性温。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主肾虚腰酸;阳虚内寒。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根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艾根有多种临床用途。采用艾根、积雪草茎、根及六月雪根三草药联合陈年蚕豆汤治疗水湿型水肿,收到良好效果[2]。用麻油五分炒艾根两半,煎汤后泡鸡蛋二只,口服,主治孕妇子宫肿痛[3]。三根汤用于治疗慢性腰腿痛,方中用熟地、当归补益气血,营养肌肉、葛根、大通根、艾根、威灵仙、香附祛风通络、除湿止痛;杜仲、牛膝补肾壮腰,为腰部之要药,牛膝又能引药下行;川乌、草乌除湿止痛、温通经脉;地龙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再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极佳[4]

(二)经验方

1.艾根

艾汤

【处方】苦酒(即米醋)、葶苈(熬,杵膏)、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

【功能主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嚼痛。

【出处】《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

葶苈苦酒汤

【处方】苦酒(即米醋)、生艾汁(无生艾,煮熟艾汁,或用艾根捣取汁用),葶苈(熬,杵膏)。

【功能主治】伤寒7-8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咽痛。

【出处】《活人书》卷十六。

(三)产品开发

1.艾根

(1)药食同源养生系列酒[5]

【组成及制法】由熟地、白芍、当归、黄精、川弓、党参、白术、茯苓、北芪、艾根、益母草、干姜、枸杞子、纯粮食酒组成。将以上每味药用不同方法进行制过,经过炮制,泡制,蒸制,阴制等,将每位药打磨成粉,让每位药快速发挥药性,让每位药性发挥到极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十几种天然植物原料和古老神秘的民族秘方有效结合,精心加工酿造而成。

【药用价值】具有补精益气、强肾壮腰、消除疲劳、增强活力、舒筋活血功效;对气血双亏、四肢冰冷、胃寒宫寒、脾胃虚寒、月经不调、壮阳、补肾、有明显的改善效果,饮用方便,一般对于亚健康人群,无任何副作用,口感纯,淸香,甘甜回味。

(2)艾根汤[6]

【组成及制法】由艾根、姜、红糖、红枣、蜂蜜组成。将上述中药成分制成颗粒剂。

【药用价值】具有治疗效果好、纯中药、无副作用的优点。

(3)养血调经散[7]

【组成及制法】由当归、杜仲、艾根、熟地组成。将当过、熟地充分混合,蒸制阴干,得混合物A;艾根榨汁得艾根汁加入混合物A经加热炒制、干燥、切片得混合物B;将杜仲与混合物B混合、粉碎即得。

【药用价值】从养血、滋阴、活血、补血等多个方面达到治疗效果,对于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具有较好疗效,治愈率高,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

(4)养胃沉香膏[8]

【组成及制法】由沉香、姜、陈皮、黑枣、艾根、粗盐组成。将沉香粉、陈皮粉、姜盐混合物、熟黑枣、阴干的艾根充分混合后,搅碎,得到膏状物,经蒸制即得。

【药用价值】从行气、活血、去淤、散寒等多个方面达到治疗效果,对于胃寒不适、入风呕吐具有较好疗效,治愈率高,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编.道地药材标准汇编[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吴富望.三草蚕豆汤治疗水肿15例[A].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

[3]孕妇子宫肿痛.医学文选[J],1992,S1:79.

[4]蔡云章,徐锦池.三根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腿痛29例[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8):607-608.

[5]曾少芳.一种药食同源养生系列酒及其制作方法[P].广东:CN109988694A,2019-07-09.

[6]李林义.一种艾根汤[P].河南:CN108904775A,2018-11-30.

[7]李妍.一种养血调经散及其制备方法[P].广东:CN108403842A,2018-08-17.

[8]李妍.一种养胃沉香膏及其制备方法[P].广东:CN108273035A,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