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叶)





辣椒(叶)
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 L,本种原来的分布区在墨西哥到哥仑比亚,现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1]。其传统食用部位为辣椒果实。辣椒果实味辛,性热,入心、脾经,具有温中,散寒,健胃的功效,内服可用于寒滞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泻痢,风湿疼痛,外洗可用于冻疮,疥、癣。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叶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辣椒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多种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 C、钙、铁、锌、铜、磷等含量也非常丰富 [2]。
(二)药理作用研究
1.抗氧化
辣椒叶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3]。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铁的还原能力与VC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4]。
2.抗炎
辣椒叶的多酚粗提物及纯化物(600mg/kg),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极显著抑制作用;炎症组织中的PEG2含量显著降低;实验小鼠血清肝损伤指标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的监测表明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高安全性[4]。
3.降血糖
辣椒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达60%,是辣椒果实提取物的10倍左右,辣椒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5]。
(三)其他研究
1.一种辣椒叶多酚的提取方法[6]
以辣椒叶为原料,具体操作步骤:(1)预处理;(2)酶解及超声处理;(3)纯化;(4)干燥,得多酚。本发明通过复合酶和超声波共同作用于辣椒叶,酶作用条件温和,而且还起到破壁的作用,该方法可以减少溶剂的用量,提高提取率,提高纯度。
2.一种辣椒叶膳食纤维粉的制备方法[7]
以辣椒叶为原料,具体操作步骤:(1)浸泡、粉碎磨浆:将干燥的辣椒叶用水浸泡后,用微粉机将辣椒叶粉碎磨浆,磨浆细度达到100-150目;(2)浆液除砂:将磨成的原料浆液用除砂机进行除砂;(3)浆液酶解:原料浆液加入一定量的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3-3.5h;(4)浆液灭酶:将酶解的原料浆液在85℃温度下灭酶15-20min;(5)浆液分离:将除砂的原料浆液进行浆液分离;(6)气流干燥:将浆液分离得到的固状物用气流干燥机在8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筛分,即制得辣椒叶膳食纤维粉。
3.一种辣椒总皂苷及其提取方法[8]
将辣椒茎、叶粉碎成粗粉,加入料液比为1:10~1:30的30%~80%的乙醇水溶液,在温度为25~70℃、频率为40Hz、功率400W超声波作用下超声提取10~50min,抽滤。滤渣重复上述提取1~3次,抽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辣椒叶总皂苷提取物。
4.一种从辣椒叶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9]
以辣椒叶为原料,用酒精浸提、过滤,浸提液真空浓缩后得固体状,采用二氯甲烷分层,将所得水层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进行分层,得固体状,经硅胶树脂吸附后,用乙酸乙酯和甲醇混合液洗脱,将所得收集液进行真空浓缩,利用TLC分析后进行收集,再通过甲醇结晶,获得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二、应用研究
(一)经验方
1.经验方名称:无
【处方】辣椒嫩叶捣烂,于疟疾发作前2h外敷双侧列缺、涌泉穴。
【功能主治】治疟疾。
【出处】《福建药物志》
(二)产品开发
1.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0]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大黄、透骨草、铁力木组成。(1)将辣椒叶、透骨草和铁力木洗净,粉碎,混合,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3~4倍的乙醇溶液(92~98%)提取2~3h,第二次2~3倍的乙醇溶液(90~95%)提取1~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加入等量蜂蜜,65℃下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4~1.16的稠膏,备用;(2)将大黄洗净,粉碎,以5~6倍的乙醇溶液(75~80%),加热回流2~3h,过滤,1~2ml/min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55℃真空度0.07~0.08MPa下减压浓缩,至时得相对密度为1.08~1.10的浸膏;(3)将稠膏与浸膏混合,制成散剂。
【药用价值】治疗流行性感冒。
2.解酒护肝茶[11]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枸杞、决明子、玉米须、贡菊、蒲黄、地榆、藿香、乳酸菌、安琪酿酒酵母、猴头菇多糖、银耳多糖组成。将枸杞、决明子、玉米须、辣椒叶、贡菊、蒲黄、地榆和藿香洗净,粉碎至粒径为1.3~1.5cm,于52~54℃烘干得干料均匀喷入麦饭石水,使含水量为47~49%,加入乳酸菌,搅拌均匀,于27~29℃发酵25~30小时,得一次发酵茶;向一次发酵茶中加入安琪酿酒酵母,搅拌均匀,置于19~21℃发酵35~40小时,得二次发酵茶;将猴头菇多糖和银耳多糖加入二次发酵茶,于蒸汽中热烫20~30秒,取出置36~38℃滚揉至含水量为18~20%,得滚揉茶;将滚揉茶置于干燥室,干燥至含水量为5~7%,得解酒护肝茶。
【药用价值】具有保护肝脏和肠胃,抗癌抑癌的功效。
3.治疗肾结石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2]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鹿角胶、杜仲、五倍子、仙鹤草、山茱萸、乌梅、橘子皮、橙子皮、柚子皮、甘松、灯心草、马蹄黄、火棘、无尾果、蒲公英、甘草、海金沙、栀子花、番茄、绣线菊、艾草组成。将橘子皮、橙子皮、柚子皮、乌梅、番茄、火棘去杂、洗净、切碎、混合,加2-3倍的水浸泡8-10小时,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4-6小时,过滤,60℃下浓缩至比重0.90-1.10的稠汁液备用;将剩余原料药去杂洗净,粉碎混合,加入5-6倍的9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55℃-65℃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的稠膏备用;将上述所制得汁液、稠膏混合,置热回流提取釜内,50℃-75℃精提取,提取时间3-5小时,滤过,得精滤汁液,在60-65℃下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18,粉碎成细粉,研末过180目筛。
【药用价值】治疗肾结石。
4.治疗痛经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3]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干姜片、去核红枣、花椒、番白叶、墨地、糯米藤、辣蓼草叶、豌豆、漏芦、蒲公英、白芷、当归、黄芪、宣木瓜、茜草、紫薯叶、菱角叶、红糖、高粱根组成。将干姜片和去核红枣加水800ml,烧开后加入其余药材,再煮40分钟,去渣。
【药用价值】治疗痛经。
5.治疗肺热咳嗽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4]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干姜、甘草、蜜制麻黄、细辛、杏仁、陈皮、款冬花、紫苑、黄苓、苏子、川贝、蜡梅花、蜘蛛香、蜘蛛抱蛋、赛葵、蝉蜕、樱草根组成。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置于砂锅内,浸泡3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
【药用价值】具有止咳定喘、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
6.具有降低三高功效复方辣椒叶制剂[15]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银杏叶、芹菜叶、毛叶黎芦、燕麦、昙花、木耳、矫味剂、冬瓜子、香菇、洋葱、韭菜籽、竹叶草、海带、虎杖、亚麻籽油组成。将银杏叶、毛叶黎芦、海带和虎杖于40-50℃温水中浸泡15-20min,燕麦、冬瓜子和韭菜籽于50-60℃温水中浸泡5-8h,沥干水分后加入5-8倍乙醇,于超声频率40kHz、100W下提取45-60min,然后加入昙花、竹叶草和辣椒叶,继续提取25-30min,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溶液I;将亚麻籽油加热至70-75℃,加入香菇和洋葱,保温翻炒15-20min,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即得溶液II;将芹菜叶和木耳加入榨汁机中,并加入等量乙醇,过滤,即得溶液III;将溶液I和溶液III混合均匀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3,冷却降温至35-40℃后加入水搅拌,使水体积含量达到60-70%,0-5℃静置12-15h,以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过滤,滤液浓缩成固含量为70-80%的浸膏;向制得的浸膏中加入溶液II和矫味剂,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药用价值】降低三高水平。
7.防冻疮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6]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芦荟、花椒、山茶果、鱼腥草组成。将芦荟、花椒、山茶果、鱼腥草、辣椒叶洗净晾干,碾烂放入锅中,加水文火煮3次,第三次文火煮半小时后将一次提取液、二次提取液也加入锅中,然后煮成粘稠状,过50目筛网,得提取液和滤渣;将芦荟切开,取出芦荟凝胶,将芦荟凝胶与过提取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水浴加热10分钟,在水浴加热过程中边加热边搅拌,最后冷却得防冻疮膏成品。
【药用价值】用于预防冻疮的形成。
8.治疗伤寒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7]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沙棘、笔筒草、薏苡仁、海芋、川穹、生北柴胡、山慈菇、藕节、千日红、甘草、常山、煅龙骨、西黄芪胶和蘑菇组成,将上述中药材混合后粉碎,过85目筛,分装泡饮袋,每包净重30克。
【药用价值】治疗伤寒病。
9.治疗痈疽疔毒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8]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钻地风、沙牛、三叶香茶菜、见血飞组成。取上述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6-12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入浸膏2-3倍的黑糖,即得活性成分。取活性成分制成各种常用的外用制剂,如搽剂、颗粒剂、洗剂、酊剂、油剂、糊剂、(软)膏剂、熨剂等。
【药用价值】治疗痈疽疔毒。
10.治疗毒虫咬伤的复方辣椒叶制剂[19]
【组成及制法】由鲜辣椒叶、鲜辣蓼草叶、鲜马齿苋、鲜薄荷叶、鲜槐花、去皮土豆、蜂蜜、藕粉、鳝鱼骨粉、紫薯粉、藏红花粉、白酒、旱烟油组成。将鲜辣椒叶、鲜辣蓼草叶、鲜马齿苋、鲜薄荷叶和鲜槐花洗干净,沥水后与去皮土豆切碎沫,入锅炒熟捣呈糊状,加入蜂蜜、藕粉、鳝鱼骨粉、紫薯粉、藏红花粉、白酒和旱烟油拌匀,敷于叮咬处,纱布束紧即可。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毒虫咬伤。
11.治疗蜂蜇的复方辣椒叶制剂[20]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蝉翼藤、一叶兰、腐婢、漆姑草、漏芦、蒲公英、芝麻叶、马齿苋、白茶、紫薯粉、土豆粉、蜂蜜、生理盐水组成。将蝉翼藤、一叶兰、辣椒叶、腐婢、漆姑草、漏芦、蒲公英、芝麻叶、马齿苋和白茶粉碎过100目筛网,在-5-9℃下冷冻2-4小时;再加入紫薯粉和土豆粉混匀,与生理盐水搅拌均匀,最后加入蜂蜜调和,装入瓶内密封。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蜂蜇。
12.治疗腰肌劳损的复方辣椒叶制剂[21]
【组成及制法】由鲜辣椒叶、鲜辣蓼草叶、鲜马齿苋、鲜薄荷叶、鲜芝麻叶、去皮土豆、葡萄皮、驴血、烤羊骨粉、菊花粉、冰片、白酒、生姜汁组成。将鲜辣椒叶、鲜辣蓼草叶、鲜马齿苋、鲜薄荷叶和鲜芝麻叶洗净沥水与去皮土豆和葡萄皮切碎沫,入锅炒熟捣呈糊状,加入驴血、烤羊骨粉、菊花粉、白酒、冰片和生姜汁拌匀,即可。
【药用价值】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13.治疗脾胃不和的复方辣椒叶制剂[22]
【组成及制法】辣椒叶、密蒙花、红薯、霜桑叶、螺旋藻、南瓜花、酸枣仁、荷叶、荔枝核、泽泻、玉米须、荞麦、芦荟、桃树根、番泻叶、相思藤叶、茜草、玉美人、猪苓皮、苡仁、艾叶、藏红花、玉竹、郁李仁、绞股蓝、月见草、冬瓜皮、谷精草、红大戟、昆布组成。取上述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合均匀,包装,即得散剂。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混合均匀,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颗粒剂。
【药用价值】具有活血通络,息风平肝,利湿健脾,舒筋除痹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
14.治疗伤寒阴结症的复方辣椒叶制剂[23]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桂枝尖、熟附子、干姜、炒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大黄、射干、牡丹皮、木香、番泻叶、丝瓜络、桑葚。将上述药物混合置于砂锅内加水,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
【药用价值】用于治疗伤寒阴结症。
15.治疗甲癣的复方辣椒叶制剂[24]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胡桃叶、柳树叶、桃树叶、花椒叶、月石、樟脑、麝香组成。先将胡桃叶,柳树叶,桃树叶,辣椒叶,花椒叶混合加热蒸馏,提取蒸馏液,再将月石、樟脑麝香混合粉碎成极细末,最后将上述蒸馏液及细末倒入苦酒中搅动、溶解即得。
【药用价值】用于治疗甲癣。
16.接骨的复方辣椒叶制剂[25]
【组成及制法】由辣椒叶、接骨丹、飞龙掌血、接骨草、水红花子、骨碎补、马尾伸筋、追风伞、大泡通、大驳骨、大树皮、铜锤草、小罗伞、闹羊花、白蒿、石斛、红糖、鸡屎藤组成。将上述除红糖以外的新鲜药材,清洗、粉碎后与红糖拌匀,加入50度白酒没过混合料,浸泡10天后,得涂抹药酒。
【药用价值】用于接骨,同时还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腰腿痛,腰肌劳损,四肢麻木等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7(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062.
[2]宋春梅,马洪波,田春艳.辣椒叶中营养成分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02):126,
[3]邱爱东,苟琳,肖红梅,等.辣椒叶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3):5-7.
[4]张友仁,唐涛,黄昀,等.辣椒叶多酚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08):346-349.
[5]李春英,杨彦,李赫,等.辣椒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9(02):173-177.
[6]万雪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一种辣椒叶多酚的提取方法[P].重庆:CN106880692A,2017-06-23.
[7]王洪刚,傅丽丽.一种辣椒叶膳食纤维粉的制备方法[P].天津:CN104799205A,2015-07-29.
[8]黄昀,朱金丽,高春春,等.一种辣椒总皂苷及其提取方法[P].CN104435333A,2015-03-25.
[9]李春英,李赫,李海翊.从辣椒叶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P].CN102659874A,2012-09-12.
[10]侯芬芳.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P].福建:CN106474259A,2017-03-08.
[11]马朝东.一种解酒护肝茶[P].安徽:CN106666001A,2017-05-17.
[12]王贵林.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北京:CN107432898A,2017-12-05.
[13]黄太锋.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汤剂[P].安徽:CN105148217A,2015-12-16.
[14]许五妮.一种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P].安徽:CN105126054A,2015-12-09.
[15]张振岭.一种具有降低三高功效的中药组合物[P].安徽:CN105194387A,2015-12-30.
[16]颜海.一种防冻疮膏及其制备方法[P].CN105125820A,2015-12-09.
[17]武志云.治疗伤寒的中药泡饮包[P].CN105796998A,2016-07-27.
[18]赵木华.一种治疗痈疽疔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CN105535596A,2016-05-04.
[19]王乾林.一种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中药制剂[P].CN105012559A,2015-11-04.
[20]王乾林.一种用于治疗蜂蜇的中药制剂[P].CN105012693A,2015-11-04.
[21]王乾林.一种用于治疗腰肌劳损的中药制剂[P].CN105012908A,2015-11-04.
[22]孙霞.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P].CN105055995A,2015-11-18.
[23]徐洪海,徐峰.一种用于治疗伤寒阴结症的中药组合物[P].CN103599507A,2014-02-26.
[24]吕瑶瑶,吕四海.治疗甲癣的中草药药水及其工艺[P].CN1449808,2003-10-22.
[25]罗承明,郑洲富.一种接骨药[P].CN102133342A,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