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叶、根)





密蒙花(叶、根)
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ieja officinalis Maxim,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以及不丹、缅甸、越南等国[1]。其传统药用部位为干燥花蕾和花序。密蒙花蕾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养疳,明目退翳功效,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叶、根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1.密蒙花叶
密蒙花干叶精油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2],其中烷类成分有三十四烷、三十五烷、十四烷基环氧乙烷、11,20 -二癸基蜂花烷、反式-3,3,6,6 -四乙基三环[3.1.0(2,4)]己烷。
醇类成分为芳樟醇、苯甲醇、植物醇、西洋丁香醇B、雪松醇、α-苯乙醇、1-羟甲基-4 -环辛烯、4,4-二甲基-2-环己烯-1-醇、6-(羟甲基)-1,4,4-三甲基双环[3.1.0]-2-己醇、(E)-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
还含有醛类成分苯乙醛、壬醛、十六烯醛、(2E,3Z)-2-亚乙基-6-甲基-3,5-庚二醛、(7Z,10Z,13Z)-7,10,13-三烯十六醛。
酸类成分己酸、3-己烯酸、2-乙基己酸、辛酸、壬酸、十六酸、油酸。
酮类成分4-氧代异佛尔酮、1-(2,6,6-三甲基-1,3-环己二烯)-2-丁烯-1-酮、六氢化法呢醇基丙酮、6,10-二甲基-5,9-十一二烯-2-酮、9,9-二甲氧基双环[3.3.1]-2,4-壬二酮。
还含有酯类成分氨基甲酸苯酯、异别胆酸乙酯。烯炔类成分石竹烯氧化物。醚类成分异丙基乙醚。酚类成分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氮茚类成分中氮茚。
(二)药理作用研究
1.密蒙花根
(1)抗肝损伤
用密蒙花根水提液对实验性四氯化碳所致大白鼠肝损伤作效果观察,结果为用药组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升高,甚至高于肝损伤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组织学检查,气球样变性和脂变的肝细胞数量与严重程度未见减轻,因而认为密蒙花根对肝损伤无保护作用[3]。
二、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1.密蒙花叶
(1)治疗创伤
密蒙花叶对于治疗刀伤、枪伤等创伤,具有消炎止痛、祛瘀生新的功效[4]。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77.
[2]刘和,赵荣飞,余正文,等.密蒙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01):87-90.
[3]晋玲,郑子敏,覃道光,等.密蒙花根水提液对大白鼠急性中毒性肝炎模型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67,9(1):20-22.
[4]彭昌武.密蒙花叶治疗创伤[J].四川中医,1986(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