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叶)

石菖蒲(叶)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四、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四藏。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也有分布[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石菖蒲的根茎。石菖蒲味辛、苦,温。归心、胃经。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叶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石菖蒲叶挥发油中含甲基丁香酚、α-细辛醚、β-芳樟醇、脱氢异菖蒲二醇、γ-古芸烯、莰烯、反式-甲基异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4-戊基-1-( 4-丙基环己基)-1-环己烯、8,9-脱氢环异长叶烯 [2]

(二)药理作用研究

1.抑酶活性

石菖蒲叶的挥发油具较强抑制AChE活性,水溶液有酶促作用的成分[3]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第13(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7.

[2]张润芝,关小丽,刘飞,等,蒋孟圆,王韦,郭俊明,黄相中. 昆明产石菖蒲根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J]. 中成药,2012,05:976-979.

[3]金虹,徐国波,黄毅. 石菖蒲抑酶活性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09:224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