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叶、根)





苍耳(叶、根)
菊科植物苍耳anthiumsibiricum,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苍耳的果实。苍耳的果实味苦、辛,性微寒、小毒,具有祛风、散热、除湿、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叶、根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苍耳叶中含挥发性成分,含有单萜类,主要为D-柠檬烯、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4-环己基苯基)-乙酮、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2-茨醇、(R)-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酮、反松香芹醇、莰烯、1,3,8-对孟三烯、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1酮、1-甲基-4-(1-甲基乙烯基)-7-氧杂二环[4.1.0]-庚烷、1,3,5-三(亚甲基)环戊烷、2-亚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醇、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桉叶油醇、4,6,6-三甲基-二环[3.1.1]庚-3-烯-2-醇、1,3,5-三(亚甲基)-环戊烷、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2-甲基-5-(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α-松油醇、4-异丙基-1-甲基-1,4-环己二烯 [3]。
苍耳叶中含有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4β,5β-环氧苍耳素-1α,4α-内过氧化物[2]、苍耳亭 [4]、3-异丙基-6,7-二甲基三环[4.4.0.0(2,8)]癸烷-9,10-二醇、芹子二烯、斯巴醇、(-)-氧化石竹烯、(+)-香橙烯、柏木烯醇、反式石竹烯、胡萝卜醇、4,4-二甲基-四环[6.3.2.0(2,5.)-0-(1,8)]十三烷-9-醇、1,2,3,4-四氢化-4-异丙基-1,6-二甲基萘、异长叶烯-5-醇、(-)-α-毕澄茄烯、1,2,3,3a,4,5,6,7-八氢化-3,8-四甲基-5-奥甲醇、8,9-脱氢-环异长叶烯、4-亚甲基-1-甲基-2-(2-甲基-1-丙烯-1-基)-1-乙烯基-环庚烷、顺-α-古巴烯-8-醇 [3]、含有二萜类有植物醇、正二十烷[3]。其他类有正庚烷、紫罗兰酮、甲基环己烷、2,4,6,8-四甲基环四硅氧烷、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3-甲基己烷、反式-1,2-二甲基环戊烷、3-甲基丁醛、甲基环戊烷、十八烷基酰氯、4-叔丁基-2-(1-甲基-2-硝基乙基)-环己酮、己醛、3-亚甲基十三烷、正二十一烷、3-乙基-3-羟基-雄烷-17-酮、2,6,11-三甲基-十二烷、3-甲基-1-丁醇、十八碳甲基十八甲基环壬硅氧烷、2-乙氧基丁烷、2,4-二甲基2-戊醇、咔达三烯、十七烷 、3-甲基戊烷、2-甲基-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丁烯醛、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甲苯、四十四烷、3-己烯-1-醇、二十四甲基-环十二硅氧烷、乙酸冰片酯、二十一烷、1-碘十二烷、三甲基硅醇磷酸酯、十四烷基甲基六硅氧烷)]十二-2-烯-7-醇、α-紫罗酮、1-碘十六烷、十二烷基甲基环六硅氧烷、2-戊基呋喃、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溴戊烷、1,2,3-三甲基-1-环戊烷、1-碘十二烷、3-己烯-2-酮、2-6-二甲基-1,6-癸二烯、2-甲基庚烷、3-己烯-2-酮、2,4,4-三甲基-1-戊烯、5-(1,1-二甲基乙基)-1,3-环戊二烯、1-{2-[3-(2-酰基环氧乙烷-2-基)-1,1-二甲基丙基]cycloprop-2-烯基}乙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4,5-三甲基-1,3-二氧戊环、2-6-甲基-6-(4-甲基-3-戊基)-双环[3.1.1]庚-2-烯、氯代十四烷[3]。苍耳叶中还含有甾体类,主要有β-谷甾醇葡萄糖苷[4]。
苍耳根中含化学成分东莨菪内酯、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5,6]、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9,9'-O-di-E-feruloyl---secoisolariciresinol、jatrocinB、臭矢菜素A、臭矢菜素C、+-syringaresinol、十九酸[5]、5-hydroxy-3,6-dimethoxy-7-methyl-1,4-naphthalenedione(5-hydroxy-3,6-dimethoxy-7-methyl-1,4-naphthalenedione)、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白桦酯酸、白桦酯醇、高根二醇、β-豆甾醇、6-hydroxystigmast-4-en-3-one、7-酮细胞甾醇、6-hydroxystigmast-4,22-dien-3-one、3-oxo-Δ(4,5)-sitostenone、4-酮基树脂醇、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香草醛、邻羟基苯甲酸、1,8-辛二酸、单十九酸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linoleicacidmonoglyceride、单肉豆蔻酸甘油酯[6]。
(二)药理作用研究
1.苍耳叶
抗菌
苍耳叶的挥发油提取物对各受试菌种都有很强烈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有浓度依赖性[7]。
2.苍耳根
(1)抗菌
苍耳根的氯仿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苍耳根挥发油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腺癌细胞SPC-A-1的生长抑制作用非常强[8],苍耳根提取物对以番茄灰霉菌、辣椒丝核菌、黄瓜枯萎菌、黄瓜黑星菌和番茄早疫菌为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显示了很高的抑制作用[9]。苍耳根醇提取物低浓度时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对白色念珠菌有杀灭作用[10]
(2)改善营养性血流
苍耳根还有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的作用,可能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11]。
(三)其他研究
治疗腹膜炎的苍耳根氯仿提取物的应用[12]
用于治疗腹膜炎的苍耳根氯仿提取物的应用,该提取物用于制备治疗腹膜炎的药物;所述提取物为将将苍耳根用有机溶剂提取、氯仿萃取所得的植物提取物;所述提取过程为将苍耳根烘干并粉碎成粉末,然后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回收尽乙醇,加水稀释,用氯仿萃取,将萃取液浓缩后,真空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苍耳根提取物。
二、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1.外敷治疗关节炎
苍耳叶外敷用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炎和肩周炎等疾病,治疗效果相当满意[12]。用生白芍、金樱子根、苍耳根,为公兔治疗崩漏疗效极佳[13]。
- 止痛消肿
以鲜苍耳根熏洗患肢,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水肿有明显减轻[14]。盐麸子根、苍耳根均为苦辛微温之物,均具调中益气,疏肝解郁,止痛消肿之功效。故用苍耳根盐麸子根汤治疗乳腺增生症也有明显的疗效[15]。
(二)经验方
1.拔毒疔苍耳散
【处方】苍耳根茎苗子(烧灰,为末)。
【功能主治】诸疮。
【出处】《便览》卷四。
2.苍耳散
【处方】苍耳根,乌梅,带须葱。
【功能主治】疔疮。
【出处】《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3.苍耳叶羮
【处方】苍耳叶(切好嫩者),豉心(别煎)。
【功能主治】老人中风,四肢不仁,筋骨顽强。
【出处】《养老奉亲》。
(三)产品开发
1.治疗小儿湿疹的苍耳根复方制剂[17]
【组成及制法】由苍耳根、金银花、蒲公英、蒲黄、山慈菇、地胆草、蜂房、蛇床子、侧耳根、马齿苋、桑叶、天葵子、山药、夏枯草、防风、松花粉、酒黄柏、丹皮、白鲜皮、鱼腥草、旋鸡尾和老君须组成。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适量医用酒精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一周内即可治愈。
【药用价值】具有解毒止痒,清热祛湿,杀虫利尿的功效。
2.用于青春痘的外用药[18]
【组成及制法】包括外用膏、粉剂和消毒液,消毒液的原料组成为:蝎子、蜈蚣、蛇、斑蝥、蜘蛛、白酒,粉剂的原料组成为:枯矾、柳叶、苍耳叶、盐;外用膏的原料组成为:黄蜡、赤芍、当归、川穹、没药、乳香、黄柏、地肤子、藁本、蝉蜕、荆芥、重楼、白蔹、白鲜皮、透骨草、木鳖子、冰片。将外用膏原料除冰片、黄蜡外加水熬制,提取浓缩液;浓缩液加入冰片、黄蜡合成膏剂。
【药用价值】消毒液通络散结并对患处杀菌消毒,用粉剂散风除湿,消除结节,清热解毒透疹;最后以藁本等止痛止痒消除病痛,黄蜡收涩敛疮,当归等生肌活血实现快速修复,白蔹等消肿散结、解热毒,黄柏、地肤子抗菌,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实现创伤面快速愈合,不留疤,无复发。
3.用于治疗夜热的中药制剂[19]
【组成及制法】由牛漆、马齿苋、白茅根、鱼腥草、地丁草、平车草、连翘、鬼针草、夏枯草、牛大力、透骨草、金钱草、没药、白花蛇舌草、苍耳叶、野菊花、桂枝、防风、玉竹、太子参、西洋蓍草组成。将上述原料用药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药用价值】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夜热症状,时间短,疗效快。
4.治疗鼻炎的中药粉剂[20]
【组成及制法】由石胡妥、苍耳叶、辛夷、薄荷叶、冰片组成。取石胡妥、苍耳叶、辛夷、薄荷叶破壁打粉;于常温研磨冰片过筛;混合上述粉末即得成品。
【药用价值】对鼻腔有清浊通窍,散瘀排脓的作用,针对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有独特的疗效。
5治疗足跟痛的苗药制剂[21]
【组成及制法】由苍耳叶、夏枯草、芙蓉叶、野菊花、土鳖虫、干姜、五灵脂、三棱、威灵仙、马鞭草、蒲公英、皂角刺、制川乌、制草乌组成。按配比选取上述原料制成常规制剂即可。
【药用价值】对跟腱炎、足底骨刺、筋膜炎等引起的足跟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6.治疗湿疹的外用中药药剂[22]
【组成及制法】由苍耳根、甘油、白茅根、白术、白花蛇舌草、苦参、胡黄连、蛇床子、海桐皮、红松树枝、蒲公英、郁李仁、地肤子、五倍子、土茯苓、半夏、紫花地丁、半边莲、小飞扬、乌桕、荆芥、密陀僧、梧桐根、龙胆、半边旗组成。按配比选取上述原料制成常规制剂即可。
【药用价值】具有显著的止痒、抗接触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作用。
7.治疗湿疹的药膏[23]
【组成及制法】由苦参、黄柏、艾叶、苍耳根、石膏、山药、天冬、桂圆核、植物油、黑鱼头骨、艾草、野菊、蝉蜕组成。按配比将原料称取、洗净、晒干、切碎,加水煎煮,过滤,反复2-3次,合并水煎液;加热浓缩水煎液得到浸膏,得到药膏。
【药用价值】具有治疗湿疹的功效。
8.用于湿疹的中药洗剂[24]
【组成及制法】由黄柏、苍耳根、海桐皮、广防己、炮掌果、土茯苓、指甲花叶组成。将上述中药用水浸泡,文火煮沸即得。
【药用价值】能够使皮疹消退,溃疡或糜烂处干燥,皮损完全消失,创面愈合,皮肤恢复正常。
9.治疗小儿渗出性中耳炎的中药[25]
【组成及制法】由斑地锦、变叶榕、草香附、川西小黄菊、寸金草、都拉、半边苏、变豆菜、苍耳根、草金杉、匙羹藤、车桑子根、穿鞘花、粗叶耳草、柄果槲寄生、滴血根、对节叶和凤丫草组成。按配比将上述原料制成常规剂型使用。
【药用价值】对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10.治疗幼儿急疹的中药口服液[26]
【组成及制法】由黄连、金银花、淡豆豉、连翘、大青叶、牛蒡子、荆芥、薄荷、桔梗、羌活、淡竹叶、葛根、芦根、地黄、川木通、赤芍、白芍、黄芩、前胡、知母、玄参、丹皮、柴胡、杏仁、西河柳、甘草、蝉蜕、山楂、白术、鱼腥草、苍耳根、麻黄、桂枝、蔗糖组成。将中药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加入乙醇搅拌均匀,静置得混合溶液;将溶液过滤,回收乙醇,加水搅拌均匀,过滤后加入防腐剂和蔗糖,搅拌均匀即得。
【药用价值】在退热的同时还能退疹毒、消疹斑,能有效控制病毒感染、缓解症状、缩短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
11.治疗阑尾炎的药物[27]
【组成及制法】由南粤马兜铃、滑背草鞋根、岩败酱、白莲蒿、长瓣金莲花、太白艾、多头苦荬、滇苦菜、苍耳根、草红藤、春华胡枝子、剪刀股、金锦香、纤花耳草、鹿角草组成。根据各药物不同用法,将南粤马兜铃、滑背草鞋根、岩败酱、长瓣金莲花、太白艾、草红藤、金锦香、纤花耳草、鹿角草煎煮提取三次,过滤提取液,将多头苦荬、苍耳根、春华胡枝子洗净绞汁,滤杂质,将白莲蒿、滇苦菜、剪刀股炒干粉碎,最后将滤液和粉末混合,加热浓缩为稠膏,烘干加以辅料制成片剂。
【药用价值】具有治疗阑尾炎的功效。
12.治疗高血压的泡脚粉[28]
【组成及制法】由地骨皮、凤凰木、海桐树、防己、杜仲藤、白钩藤、苍耳根、干草菇、长春花、天麻、菊花、柏子仁、天竺黄、制南星和莱菔子组成。将上述原料分别烘干、粉碎、过筛,装入纸袋或瓶子,密封,即得。
【药用价值】具有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脑血管以外发生率和死亡率,并延长患者生命,药性良好,安全性好,纯天然,无污染,无副作用。
13.治疗头晕的中药[29]
【组成及制法】由六棱菊、石仙桃、苍耳根、头发七、瑞苓草、羌活、藁本、石花、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茱萸、山楂、槐花、茯苓、密蒙花、菟丝子、车前子组成。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混合;加水回流煎煮,过滤得滤液;将滤渣再次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为浓缩液即得。
【药用价值】具有清肝养肝、养肝明目、滋补肝肾和明目退翳之功效,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昏花等症。
14.治疗夜盲症的药物[30]
【组成及制法】由独脚柑、猪肝、雀、鲤鱼胆、兔胆、猫肝、牛胆、熊胆、蝉蜕、夏枯球、龙胆、百眼藤、九龙藤、血风藤、山藿香、血余炭、阳桃叶、鸡胆、阴香皮、羽叶三七、买麻藤、红子根、红毛七、荷苞花根、红曲、红头草、石菖蒲、苍术、白术、苍耳根组成。将上述原料磨碎成粉,取狗油武火煮沸,加入上述药粉煮至全黑时,过滤除渣,开文火加入炼蜜和药粉与熊胆细末混合搅拌均匀,制成丸剂即得。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明目、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散翳消肿、除下焦湿热的功能,用于治疗夜盲症见效快,疗效好。
15.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剂[31]
【组成及制法】由土茯苓、枳壳、榧实、朴硝或芒硝、水仙子、凤尾草、酸膜和蒲公英以及南星草和/或苍耳根组成。按配比将上述原料制成常规剂型使用。
【药用价值】仅需外用即可有效治愈痔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5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25.
[2]周琼,魏美才,欧晓明,等.苍耳叶活性组分对害虫的拒食和忌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18(1):74-79.
[3]张和平,王瀚,杨东娟.甘肃陇南产植物苍耳茎叶挥发油成分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29-32.
[4]滕艳华,张文治,张树军.东北苍耳茎叶化学成分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22(1):25-26.
[5]阚素琴,陈光英,江虹,等.苍耳根化学成分的研究[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6]刘文洁.苍耳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7]肖家军,王云,戴仕奎,等.苍耳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抑菌和抗氧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7):115-118.
[8]刘文洁.苍耳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9]杨顺义,郭东艳,沈慧敏,等.苍耳等14种植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J].植物保护,2006,32(3):68-71.
[10]吴达荣,秦瑞.苍耳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试验[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07-2108.
[11]明祯,白元让,庄斐尔,等.五种药物对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的影响[J].陕西新医药,1982,11(8):47-48.
[12]于凤文,王越,刘春梅,等.苍耳叶治疗膝关节炎和肩周炎33例临床观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B07):116.
[13]曹成铿,李桑才,邱承琳.崩灵汤治疗崩漏300例[J].陕西中医,1987,8(11):513.
[14]张树军,王巧玲.苍耳根治中风后遗症肢肿[J].四川中医,1992,3:13.
[15]李广海.苍耳根盐麸子根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04-205.
[16]陈光英,陈忠,阚素琴,等.一种用于治疗腹膜炎的苍耳根氯仿提取物的应用[P].海南:CN101721450A,2010-06-09.
[17]吴传兴.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安徽:CN104815170A,2015-08-05.
[18]董新声.一种用于青春痘的外用药[P].安徽:CN108371669A,2018-08-07.
[19]赵阳,王向伟.一种用于治疗夜热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P].安徽:CN107050321A,2017-08-18.
[20]韩聪慧.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P].河北:CN105560376A,2016-05-11.
[21]张辉勇,张恒,赵雅芳,等.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苗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四川:CN104721789A,2015-06-24.
[21]胡晶芬.治疗湿疹的外用中药药剂[P].四川:CN110585376A,2019-12-20.
[22]李雪玲.一种治疗湿疹的药膏[P].江西:CN109364198A,2019-02-22.
[23]薛翔升.一种用于湿疹的中药洗剂[P].山东:CN109125648A,2019-01-04.
[24]王爽,逄新芹,邱子红,等.一种治疗小儿渗出性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山东:CN104815087A,2015-08-05.
[25]汪宏.一种治疗幼儿急疹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山东:CN105343584A,2016-02-24.
[26]滕成明.一种治疗阑尾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山东:CN105362415A,2016-03-02.
[27]邓新平,黄庭宝,傅小妮,等.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泡脚粉[P].广西:CN106563087A,2017-04-19.
[28]卢倩.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P].广西:CN106620292A,2017-05-10.
[29]杨莉.一种治疗夜盲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安徽:CN107468943A,2017-12-15.
[30]李立金,李佳辉.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P].河南:CN107715018A,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