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叶、根)





川楝(叶、根)
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产于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甘肃、湖北、贵州和云南等省也产,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杂木林和疏林内[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成熟果实。川楝成熟果实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可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根、叶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抗肉毒效应:川辣根皮中可提取出川楝素,是从传统驱蛔中药川楝的根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2]。川楝素具明显的抗肉毒效应,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有效的抗肉毒化合物[3]。
(二)药理作用研究
抗菌活性:楝叶、楝枝及楝子水提物的抑菌活性最好[4]。
二、应用研究
临床应用
民间单方楝叶红糖膏治疗足跟痛,疗效满意[5]。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3(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02.
[2]舒国欣,梁晓天.关于川楝素的化学结构的修正[J].化学学报,1980(02):196-198.
[3]Shi Yu- Liang,Wang Zhong- Feng.Cure of experimental botul is mandantibotulismic effect of toosendanin.[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4,25(6).
[4]潘建梅.楝叶、楝枝及楝子4种提取物抑菌活性比较[J].农药,2010,49(12):930-931+934.
[5]宋德明.楝叶红糖膏治足跟痛[J].四川中医,1987(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