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花)





荔枝(花)
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有引种的记录[1]。其传统食用部位为荔枝果肉,其传统药用部位为荔枝果实、核。荔枝果实味甘酸,性温,入脾、肝经,具有生津止渴,补脾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烦渴,脾虚泄泻,病后体弱,胃痛,呃逆。荔枝核味甘、涩,性温,入肝、肾经,具有散寒,理气,止痛,散结的功效,可用于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妇女腹中血气刺痛。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花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荔枝花主要含挥发性成分。妃子笑品种的荔枝花含烯类成分α-罗勒烯、石竹烯、α-石竹烯、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己二烯、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又含烷类成分4-甲基-辛烷。桂味品种的荔枝花含烯类成分α-罗勒烯、β-水芹烯、α-石竹烯、石竹烯、依兰烯、蒎烯;烷类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1s-[1.α,2.,4.β.]]-环己烷、1,3,3-三甲基-[2.1.1.0(2,6)]三环己烷;醇类芳樟醇、4-亚甲基-环己甲醇,还含有乙酸乙酯。糯米糍品种的荔枝花含烯类成分β-罗勒烯、石竹烯、4-亚甲基-1-异丙基-环己烯、2,5,5-三甲基-1,3,6-庚三烯、(1S)-(-)-α-蒎烯、α-荜澄茄烯、新异长叶烯、6-乙烯基-6-甲基-1-异丙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香树烯、[s-(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4(14),11-桉叶二烯、双环大牻牛儿烯;烷类成分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1s-[1.α,2.,4.β.]]-环己烷;还含有醇类成分氧化芳樟醇、3-甲基丁醇、3-己烯-1-醇、1-己醇;醛类成分2-甲基丁醛、正己醛;又含其他类成分1,2,4-次甲基-1,7α-二甲基-5-异丙基八氢茚、八氢-7-甲基-3-亚甲基-4-(1-甲基乙基)-1H-环戊[1,3]环丙[1,2]苯、[1S-(1α,4α,7α)]-1,2,3,4,5,6,7,8-八氢化-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1,2,3,4,4α,5,6,8α-八氢-7甲基-4-亚甲基-1-异丙基萘、[1S-(1α,4α,7αβ)]-1,2,3,4,5,6,7,8α-八氢化-1,4-二甲基-7-(1-异丙基)、1,2,4α,5,8,8α-六氢-4,7-二甲基-1-异丙基萘[2]。
(二)其他研究
一种荔枝花茶之制备方法[5],由茶树花粉、荔枝花粉、玉米花粉、龙眼多糖组成,其特征是:把茶树花粉、荔枝花粉、玉米花粉分别制成破壁花粉,其茶树花破壁花粉份量为40%,荔枝花破壁花粉份量为30%,玉米花破壁花粉份量为10%,龙眼多糖份量为20%,其各种份量材料混合于一起,经灭菌,灌装入塑料真空包装食品袋,完成其制备方法。
二、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1.清除超氧阴离子
荔枝花50%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高锰酸钾和铁氰化钾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较强[3]。
2.治疗原发性糖尿病
鲜干荔枝花及复方荔枝花汤可治疗原发性糖尿病,疗法满意,服药期间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治疗[4]。
(二)产品开发
治疗2型糖尿病的复方荔枝花制剂[6]
【组成及配料】由荔枝花、乌梅、当归、生地黄、天花粉、党参、五倍子、黄芪、麦冬、淮山药、人参、黄精、黄连、西洋参、丝瓜络、石榴皮、钉地蜈蚣、菟丝子、生石膏、桑叶、瓜蒌皮、枸杞子、三七、山楂、菊花、玉竹、埔盐、洋葱、夏枯草组成。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6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2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 min,滤取药液;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58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 min,滤取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720ml。
【药用价值】治疗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7(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2.
[2]方长发,孙策,乔方,等.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3种荔枝花中香气成分[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4:16-19.
[3]林芳花,彭永宏,张启斌,等.荔枝不同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4):310-313.
[4]张春国.复方荔枝花汤治疗原发性糖尿病的经验介绍[J].福建中医药,1992,23(1):34-35.
[5]余启佳.一种荔枝花茶之制备方法[P].广东:CN105558208A,2016-05-11.
[6]孙素蓉.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四川:CN107496703A,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