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花)





荞麦(花)
蓼科荞麦属植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以及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波兰、澳大利亚等[1]。其常用药用部位为荞麦的种子、茎、叶。性味甘、平,寒。归经入脾、胃、大肠经。其茎叶具有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种子具有健胃,收敛。用于止虚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敛止汗,消炎功效。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花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芦丁[2]。
荞麦蛋白:球蛋白、清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3]。
其他成分:胡萝卜苷、β-谷甾醇等[2],铜、铁、锌、锶、硒、锰、砷、镉、钙、铅、汞[4]。
(二)药理作用研究
1.降血糖
荞麦花总黄酮(TFBFL)具有较强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用荞麦花总黄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后,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明显改善糖耐量,并有剂量依赖性,对血清胰岛素影响不大,能使胰岛素受体结合力和ISI明显升高,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或)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敏感性,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等受体后效应而产生降糖作用的,对血脂的影响表现在降低TG、LDL、AI,同时升高HDL,特别是降低TG和LDL更明显[5]。
2.调血脂
荞麦花总黄酮能降低血清TC、TG、LDL-C,升高HDL-C,而改善血脂水平,同时升高NO和6-keto-PGF11α,降低AngⅡ,还能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具有良好的调血脂的作用,影响血管活性物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6]。
3.抗心肌肥厚
荞麦花总黄酮能明显减轻心脏质量,缩短心肌纤维直径,减少心室RNA,AngⅡ,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磷酸激酶的活性,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7]。
荞麦花总黄酮治疗组能明显减轻心脏重量指数、缩短心肌纤维直径,减少心室总蛋白、RNA以及心肌Ca2+、Ang的含量并降低肾素活性[8]。
二、应用研究
(一)产品开发
1.云南花粉片
【组成及制法】由荞麦花粉、油菜花粉组成。以上二味荞麦花粉150g、油菜花粉150g,混合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压制成 1000片或600片,包糖衣,即得。
【药用价值】具有提高免疫机能、增强体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血脂及减轻放射损伤等作用。适用于体弱多病,作滋补药。用于血液病,高脂血症,职业性苯、铅中毒及尘肺等的辅助治疗。
2.舒心降脂片
【组成及制法】由丹参、荞麦花粉、山楂、虎杖、葛根、红花、薤白、桃仁、鸡血藤、降香、赤芍组成。以上十一味,取荞麦花粉粉碎成细粉,过筛;红花用60℃热水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降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与其余鸡血藤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合并以上各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淀粉适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荞麦花粉、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压制成,包耘衣,即得。
【药用价值】活血化瘀,通阳降浊,行气止痛。用于气血痰浊痹阻,胸庳心痛,心悸失眠,脘痞乏力,冠心病、高脂血症见上述表现者。
3.荞麦花茶[12]
【组成及制法】由荞麦幼花序组成。采用改进的绿茶制作工艺,经摊青、杀青、热揉、干燥等步骤,生产出保健荞麦花茶产品。
【药用价值】有减肥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7-328.
[2]马俊利,李春钢,张博男,等.甜荞麦花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94-96.
[3]阮景军,陈惠.荞麦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中国粮油学报,2008,23(3):209-213.
[4]刘清,王敏群,孙丽枫,等.荞麦不同组成部分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分析 [J].中国卫生检验杂,200717(7):1218-1219.
[5]韩淑英,张宝忠,朱丽莎,等.荞麦花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2003,19(4):477-478.
[6]韩淑英,刘淑梅,朱丽莎,等.荞麦花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03,18(2):64-66.
[7]韩淑英,张军,王志路,等.荞麦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4):1338-1340.
[8]石瑞芳,韩淑英.荞麦花总黄酮对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J].中药材,2006,29(3):269-271.
[9]韩淑英,陈晓玉,王志路,等.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1):1242-1244.
[10]韩淑英,余红,朱丽莎,等.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9,13(03):175-178+225
[11]朱丽艳,郭兰,王瑞雪,等.荞麦花总黄酮和槲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05):1135-1136.
[12]陈庆富. 一种荞麦花茶及其制备方法[P]. 贵州:CN101103757,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