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





芍药(花)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道地产区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为中心,核心种植区域包括川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等周边地区[1]。其传统药用部位或食用部位芍药的根。芍药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花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芍药花中含有糖类、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酚类、甾体类、三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2],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1,2,3,6-没食子酸酰-β-D-葡萄糖、1,2,3,4,6-没食子酸酰-β-D-葡萄糖、异槲皮素-3-O-β-D-(6″-没食子酸酰)葡萄糖、山柰酚-3-O-β-D-(6″-没食子酸酰)葡萄糖、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山柰酚-3,7-O-β-D-二葡萄糖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3]。
芍药花瓣含月桂酸、豆蔻酸、十五烯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二烯酸[4]。
花蕾含多酚和锌、铁、铜[4]。
(二)药理作用研究
1.芍药花
(1)抗氧化
芍药花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槲皮素强,其中芍药花甲醇提取物对超氧化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最强[2]。芍药花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可能与它们含有多酚类物质有关[6]。花瓣提取物中的多酚、花色苷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酚类物质和花色苷是芍药花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7]。
(2)抗炎
芍药花五种萃取物对RAW264.7细胞均没表现出细胞毒性,并且能够抑制LPS引起的细胞活力的降低;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作用最强。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评估芍药花不同萃取物的抗炎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乙醚萃取物均具有很强的NO抑制活性 [6]。
(3)抗菌
芍药花提取物对细菌、酵母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提取物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发挥抑菌作用;与对照相比,芍药花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樱桃番茄腐败率和失重率,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及Vc的损失,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优良保鲜剂[8]。
(三)其他研究
1.芍药花
(1)富含植物多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物[9],其包含0.1~5重量%的植物生长因子,0.1~5重量%的脱水素,0.1~3重量%的高山玫瑰杜鹃花提取物、0.1~5重量%芍药花提取物和0.1~5重量%牡丹花提取物。复配以高山玫瑰杜鹃花提取物、朱槿花提取物、芍药花提取物、牡丹花提取物,能促进面部皮肤血液循环,活化衰老的表皮细胞,饱满面部肌肤,修复细纹,同时还可以缓解皮肤缺水,改善皮肤红肿症状,提亮肤色,润肤美容。
二、应用研究
(一)经验方
芍药花
(1)愈带丸
【处方】当归90g、白芍120g、芍药花90g、熟地黄90g、艾叶(炒炭)90g、棕榈炭90g、蒲黄(炒)120g、百草霜90g、鸡冠花120g、香附(醋炙)90g、木香90g、知母60g、黄柏60g、牛膝90g、干姜(微炒)90g、肉桂(炒焦)90g、甘草(蜜炙)90g。
【功能主治】益气调经,散寒止带。用于气虚血亏、子宫湿寒引起的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凝滞腹痛、骨蒸潮热、头晕耳鸣。
【出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
(2)治疗肾亏[10]
【处方】三点金草、芍药花、鸡屎藤、爬山虎、淫羊藿、小本山葡萄、覆盆子、向日葵茎髓、白龙船花、枸杞根、白马通、三七、当归、党参、金樱子、山楂根、菟丝子、海带根和石榴根。
【功能主治】静脑安神、松弛神经、解除疲劳、通络止痛、补肾滋阴壮阳。
(二)产品开发
芍药花
(1)金银花、菊花、芍药花制成的饮料[9]
【组成及制法】由金银花、菊花、芍药花组成。将金银花加入60倍量水在85℃下浸提40min,过滤,得金银花汁;菊花加入60倍量水在90℃下浸提30min,过滤,得菊花汁;芍药花加入60倍量水在90℃下浸提30min,过滤,得芍药花汁;将柠檬酸、白砂糖和山梨酸钾加水溶解过滤,再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适量水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金银花汁、菊花汁、芍药花汁混合,搅匀,加热至80℃,趁热灌装并密封,于100℃下杀菌30min,冷却,即为成品。
【药用价值】清热、祛火、抗疲劳作用。
(2)清热解毒滁菊饮料[11]
【组成及制法】由滁菊、金银花、菊花、芍药花组成。将滁菊、金银花、菊花、芍药花加入水,升温浸提,趁热过滤得滤液;将柠檬酸、山梨酸钾、水混合均匀,加入改性大豆多糖搅拌均匀,加入过滤液混合均匀,匀质处理,杀菌得到清热解毒滁菊饮料。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7-328.
[2]金英善,陈曼丽,金银哲,等. 芍药花活性成分分析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33(3):86-90.
[3]舒希凯,段文娟,刘伟,等. 芍药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4,37(1):66-69.
[4]王荣花,刘雅丽. 牡丹和芍药花瓣中高级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12-215.
[5]胡喜兰,尹福军,程青芳 等. 不同花期芍药花中活性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9):511-514.
[6]陈曼丽. 芍药花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D].扬州大学,2014.
[7]尚盼盼,贾梦雪,刘爱青,等. 不同品种芍药花瓣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16,52(02):234-240.
[8]李雯霞,于司达,诸葛斌,等.芍药花提取物对果蔬腐败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44(02):228-232.
[9]萧伟,王振中,赵祎武,等. 一种由金银花、菊花、芍药花制成的饮料[P]. 江苏:CN103169127A,2013-06-26.
[10]缪长法. 一种治疗肾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安徽:CN103316159A,2013-09-25.
[11]陈光. 一种清热解毒滁菊饮料的制作方法 [P]. 北京:CN107232353A,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