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核、叶)

龙眼核、叶

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最盛,广东次之,云南及广东、广西南部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也常有栽培[1]。其传统药用部位或食用部位为龙眼果肉。龙眼果肉味甘,性温,入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现代对非传统药用部位的核、叶进行了药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一)化学成分研究

1.龙眼核

龙眼核含丰富的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苷养成分,含钾、钙、镁、磷等多种矿物元素,且维生素A的含量<0.56μg/100g,维生素E含量为0.55mg/kg[2]

龙眼核中氨基酸成分有17种以上,以谷氨酸、天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为主,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3]

龙眼核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含有醇类成分β-谷甾醇、苯乙醇、2-甲基-1,10-十-烷二醇、松脂醇、1-O-甲基-D-肌-肌醇、豆甾醇。还含有其他类成分(24R)-6β-羟基-24-乙基-胆固醇-4-烯-3-酮、齐墩果酸、烟酸、对羟基苯甲酸、β-胡萝卜苷、尿嘧啶、腺嘌呤核苷[4]、二十五烷、双(5-甲酰基糠基)醚、没食子酸乙酯[5]

龙眼核乙酸乙酯萃取物含醋酸、2-羧乙醛基呋喃、2,3-丁二醇、甲基硫化乙烯、(Z)-2-庚-醇、2,2-二甲基-1-丁醇、3,6-甲酐-α-D-半乳糖吡喃糖苷、2(5H)-呋喃酮、苯乙酸甲酯、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1,2,3,5-四甲基苯、2,4-二氢-5-甲基-3H-吡唑-3-酮、1,2,3,4-四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IS-顺)萘、2,3-二甲基喹啉、2-甲氧基-5-甲基-噻吩、N,N-二甲基-γ-丁酸胺异丙基、苯甲醇、3-甲基-丁酸甲酯、2,3,4-己三烯、7-甲基-喹啉、戊硫酸甲酯、2-呋喃甲醇、2-乙烷基-1,3,4-三甲基萘、1,4-二氮环[2.2.2]辛烷、1,6-二甲基-4-(1-甲乙基)萘、2,3-二氢-3,5-二氧-6-甲基-4H-吡喃-4-酮、1,2,3-丙三醇、乙二酸-甲酯、5-羟甲基-2-呋喃醛酸、苯乙酸、N-乙烷基-环己胺、α-甲氧基-α-甲基-苯乙醇、3-吡啶羧酸、硼酸三甲酯、棕榈酸、2,2-二氘-1-苯基-1-丙醇、3,6,9,12-四噁十六烷醇、1,2,3-苯三酚、[(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硅烷[6]

龙眼核油含苯乙醇、丁基苯酞、肉豆蔻酸、棕榈酸甲酯、棕榈酸、(9E)-9-十六烯酸、9-十八烯酸甲酯、油酸、硬脂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花生酸、山嵛酸、辛酸-2-苯乙酯、二环(10.3.0)十五烷-1(12)-烯-13-酮腙、2-羟基苯甲酸-2-苯基乙酯、1,2-二苯基丙烷、β-苯乙醇癸酸脂、丁基-3-(2-苯基)磺酰-丙酸丁酯、5α-胆甾-2-烯-2-甲醇、(3β-,22E)-豆甾-5,22-二烯-3醇、豆甾醇[7]

龙眼核中还含有1,2,3,5-四甲基苯,没食子酸,没食子酰-六羟基联苯-吡喃葡糖,2-乙烷基-1,3,4-三甲基萘,鞣花酸-戊糖共轭体,槲皮黄素-3-O-鼠李糖苷,鞣花酸,3-吡啶羧酸,1,2,3-苯三酚[8]

2.龙眼叶

龙眼叶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含有醇类化合物正二十八烷醇、羽扇豆醇、β-谷甾醇,酸类成分二十八烷酸、三十烷酸,还含有胡萝卜苷、没食子酸乙酯、山柰酚、木犀草素、紫云英苷成分[9]、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10]。还有其它成分杨梅苷、和杨梅素[11]

龙眼叶挥发油中已鉴定有39 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 96. 2% ,其中的主要成分是大

根香叶烯 B、1-甲基-1-乙烯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石竹烯、τ-榄香烯[12]

(二)药理作用研究

1.龙眼核

(1)抗氧化

龙眼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龙眼核水提取物、95% 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抗脂质体过氧化均表现出较强的效果;龙眼核的95%乙醇提取物适宜作为植物源抗菌剂,水提取物则适宜作为植物源抗氧化剂以深度开发利用。龙眼核醋酸乙酯部位的不同流分均具有一定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清除羟氧自由基作用[14]。龙眼核乙醇提取物对DPPH·体系、·OH体系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龙眼核油对猪油和花生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猪油的抗氧化性优于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性[15]。龙眼核油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弱于抗氧化剂TBHQ,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弱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略强于柠檬酸,与抗坏血酸接近[13]。龙眼核提取物可显著增强小鼠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了小鼠的抗氧化功能。50%甲醇和水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16]。龙眼核各萃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剩余物;微波提取龙眼核多酚提取率最高,抗氧化效果最佳,且能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在一定范围内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浓度成线性关系[17]

(2)降血糖

龙眼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水、50%乙醇和50%甲醇为溶剂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高的抑制率[18,19]。龙眼核提取液能有效地缓解经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体内的高血糖症状,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20]

(3)抗菌

龙眼核95%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ATCC25922、普通变形杆CMCC49027、沙门氏菌CMCC50094、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秀珍菇丝状真菌、杏鲍菇丝状真菌、灵芝丝状真菌、北虫草丝状真菌均有抑制活性[21]。除水层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外,4种萃取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层的抑菌活性最为突出[22]

2.龙眼叶

(1)降血糖

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23]

(2)抗炎

龙眼叶提取物对痤疮具有治疗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抗炎作用有关[24]

(3)抗肾损伤

龙眼叶水提取物能抑制肾结石的发生[25]

(4)抗氧化

龙眼叶黄酮对三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为DPPH.>.OH>O2-.;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26]

(三)其他研究

1.龙眼核

(1)龙眼核多酚的提取方法[28],步骤如下:1)将洗净的龙眼核烘干;2)将原料龙眼核粉碎,得龙眼核粉;3)在龙眼核粉中加入磷酸钠缓冲液,得浸出液;4)将浸出液倾出,过滤,去除浸渣,回收浸液;5)将步骤4)得到的滤液浓缩,得浓缩液;6)在浓缩液中加入盐酸,搅拌后静置沉淀,得沉淀液;7)将沉淀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用盐酸洗涤后,干燥成龙眼核多酚细粉。

(2)一种从龙眼核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29],包括以下步骤:将龙眼核干燥,粉碎;在所得的龙眼核粉中加入体积浓度为60%~80%的乙醇溶液水浴提取,水浴温度为50~80℃,提取时间为1~3小时;将提取液干燥,得龙眼核醇提取物;将龙眼核醇提取物溶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和正丁醇萃取液合并后经浓缩干燥,得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3)一种龙眼核硬脂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30],将龙眼核进行原料处理、酶解、超高压处理、干燥、磨粉、过筛等步骤制得龙眼核淀粉,再将制得的龙眼核淀粉经除糖除脂肪、酸化、干燥后再分散于由盐酸、硬脂酸和热无水乙醇混合成的混合液中,通过超声波辅助制得龙眼核硬脂酸淀粉酯,然后经过离心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龙眼核硬脂酸淀粉酯。

(4)一种龙眼核抑菌萃取物提取方法[31],包括以下步骤:1)龙眼核洗净烘干;2)将烘干后的龙眼核粉碎,得到龙眼核粉;3)将龙眼核粉加水调浆,然后加入α-淀粉酶进行酶解,得到初级酶解物;4)将初级酶解物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5)酶解物使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6)萃取液加入45-60%乙醇加热提取得到浸出液;7)将浸出液减压过滤干燥,得龙眼核抑菌成分粗提物;8)将龙眼核抑菌成分粗提物用40-45%的丙酮溶液萃取,过滤,流过大孔树脂进行吸附;9)将吸附后的树脂过滤,用40%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抑菌成分提取物。

2.龙眼叶

(1)一种龙眼叶降血糖有效部位制备方法[32],龙眼叶药材经粉碎后用乙醇渗漉提取,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后得浸膏,加水将浸膏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及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再用正丁醇萃取得到的正丁醇部位。

(2)一种龙眼叶抗氧化有效部位[33],其特征在于,该有效部位为龙眼叶药材经粉碎后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后得浸膏,加水将浸膏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

(3)一种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34],包括以下步骤:S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龙眼叶粗粉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先加20ml 95%乙醇超声1h,再加入20ml 50%乙醇超声3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水混悬于分液漏斗,加入等量石油醚反复萃取,至萃取出的石油醚层无色,取下层溶液,再加入等量乙酸乙酯反复萃取,直至萃取出的乙酸乙酯层无色,合并乙酸乙酯层,蒸干,精密加入甲醇2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S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没食子酸乙酯、紫云英苷和槲皮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各对照品的浓度为0.1mg/ml的混合溶液;S3.色谱条件: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50min,15%→26%A,50~120min,26%→45%A,120~150min,45%A;S4.测定: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照步骤S3方法测定,记录150min内的图谱,得到指纹图谱。

(4)一种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35],1)供试品溶液制备:取龙眼叶粗粉,加入体积比为8:1的甲醇-盐酸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40-60min,滤过,取续滤液于离心管离心,取上清液备用;2)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没食子酸乙酯对照品、紫云英苷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木犀草素对照品、和山柰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没食子酸乙酯4.0mg、紫云英苷0.1mg、槲皮素4.0mg、木犀草素0.1mg、山柰酚0.8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3)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250mm,粒度5μm;检测波长:280nm,25min转360nm;流动相: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0.2%磷酸,梯度洗脱程序为:0~20min,15%→40%A,20~50min,40%→70%A;流速:1ml/min;柱温:30℃;4)测定:在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5)一种龙眼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检测方法[36],样品制备:称取1g龙眼叶片样品,在液氮中磨成粉状后,置于离心管中,加入1.6ml 62.5%的甲醇和0.4ml 6M的盐酸,90℃水浴60min,冷却至20-25℃后,再加入2ml 100%甲醇,超声震荡5min,8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存于样品瓶中准备进样;绘制标准曲线:分别精确称取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标准品,以样品为溶剂,定容至25ml,配置浓度为5,10,20,40,100ug/ml的标准品溶液,HPLC中测定峰面积,采用最小二乘法绘制回归方程,根据相关系数计算标准溶液的线性范围;HPLC检测:检测条件如下:Agilent Eclipse Plus-C18-2.1×100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和0.2%磷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样品HPLC检测:检测条件同绘制标准曲线步骤;计算含量: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龙眼叶片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二、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1.龙眼核

止血

龙眼核粉可治刀伤出血,先将龙眼核敞破,去掉外层的光皮,然后将核放入锅内焙焦,研成粉末,贮瓶中备用。用时,将药末(适量)撒在伤口上,授上消毒纱布,用手轻按在伤口上,待血止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好,一般数日即愈[27]

(二)经验方

1.龙眼核

金刀独圣丹

【处方】龙眼核(剥去黑壳一层)。

【功能主治】止血定痛。主治金疮。

【出处】《疡科纲要》卷下

骊珠散

【处方】龙眼核。

【功能主治】止血定痛。主刀刃、跌打诸伤。

【出处】《重庆堂随笔》

荔奴散

【处方】龙眼核不拘多少(烧存性)。

【功能主治】一切金疮跌磕。

【出处】《经目屡验良方》

(三)产品开发

1.龙眼核

(1)消肺肿瘤的复方龙眼核制剂[37]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核、青蒿、木心草、回头青、核桃皮组成。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滤液,然后浓缩,醇沉,冷却至膏状物,再将膏状物干燥处理后,制成冲剂,片剂或胶囊剂。

【药用价值】消肺肿瘤。

(2)治疗小儿疝气的复方龙眼核制剂[38]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核、枫树叶、白茅根、荔枝核、黄皮果核、小茴香、牡丹皮、陈皮组成。将上述原料加水浸泡,先用文火煎煮,然后改用武火煎熬,用5-6层纱布制成过滤布进行过滤,取滤液即可。

【药用价值】治疗小儿疝气。

(3)治疗甲沟炎和甲下脓肿的复方龙眼核制剂[39]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核、皱叶羊蹄、酒药花、杯苋、七星剑、杜鹃、慈姑叶、还魂草、虎尾轮、野葡萄藤、紫金龙、红药子、蚕茧、鸡冠花、孩儿茶、观音苋、赶风柴、菠菜、麻根组成。将上述中药用水煎服即可。

【药用价值】治疗甲沟炎和甲下脓肿。

(4)消脑瘤的复方龙眼核制剂[40]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核、青蒿、木心草、大枣、生姜、王不留、灵芝组成。将上述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滤液,然后浓缩,醇沉,冷却至膏状物,再将膏状物干燥处理后,制成冲剂,片剂或胶囊剂中药丹丸。

【药用价值】对于治疗广谱型肿瘤,特别是对胃肠炎肿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5)治疗狐臭的复方龙眼核制剂[41]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核、半边旗、淡竹叶、金盏菊、狗肝菜、青葙子、山药、白苏梗、酸浆、无花果、委陵菜、车前草、水蓑衣组成。(1)取半边旗、山药和白苏梗洗净除杂,加入米醋和水,浸泡22-30分钟(优选的:浸泡24-28分钟;更加优选的:浸泡26分钟),取出切厚片或段,与粳米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至粳米变黄,取出,筛去粳米;(2)将青葙子、龙眼核和无花果除杂,置于蒸锅内,用淘米水蒸24-36分钟(优选的:加入淘米水蒸28-32分钟;更加优选的:加入淘米水蒸30分钟),取出捣碎,加入香油拌匀,置于炒锅内翻炒至干燥,取出;(3)取姜汁与蜂蜜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液,将淡竹叶、金盏菊和狗肝菜洗净,加入原料药质量1-2倍的混合液(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1.3-1.7倍的混合液;更加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1.5倍的混合液),拌匀闷润,恒温烘干,取出;(4)将酸浆、委陵菜、车前草和水蓑衣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6-26分钟(优选的:每次煎煮时间为18-24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煎煮时间为21分钟),过滤后,合并滤液;(5)喷雾干燥步骤(4)所得滤液,将干燥物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筛,制成药粉,加入辅料凡士林和液体石蜡混合,水浴加热,搅拌均匀,即得软膏剂。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

2.龙眼叶

(1)治疗男子外阴溃疡的复方龙眼叶制剂[42]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叶、空心苋、建兰根、羊蹄草、刺天茄、入地金牛、丁公藤、一枝黄花、重楼、九香虫、千层塔、玉芙蓉、土茯苓、玉簪叶、大青根、自消容、朱砂莲、铅粉、松香、岩笋、虎耳草、金耳环、狗屎花、金鸡尾、泽漆组成。取松香置于瓷盂中捣成细药粉;把炮制好上述其余中药磨成粗药粉;另取猪油300克至于煎药容器内武火煮沸15分钟,加入上述磨成的粗药粉,煮至药渣全黑色时,过滤去除药渣,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再加入炼蜜80克和上述捣成的松香细药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取出,夜晚放置室外空旷处一夜,装瓶即得药膏。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凉血、利湿、消炎解毒、祛风活络的功能,用于治疗男子外阴溃疡。

(2)治疗慢性肾炎的复方龙眼叶制剂[43]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叶、益母草、四叶草、田螺、蜗牛、石韦、古钩藤、石仙桃、白牛膝、丝瓜络、母草、地瓜藤、合萌、刘寄奴、灯芯草、问荆、红头草、冰粉、地白草、地耳草、白屈菜、龙须草、伤寒草、半边莲、半枫荷、叶上珠、竹叶椒、青酒缸、岩白菜、陈皮、鸡血藤、鸡内金、茯苓、泽泻组成。取田螺、蜗牛放在清水中两天吐尽泥土,淋干,然后放入麻油锅里将外壳炸黄,取出后,与20克冰糖混合后,捣成碎药粉;将其余中药磨成碎药粉;另取600克蜂蜜置于锅内煎煮至扯丝后,加入上述捣碎及磨碎的药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冲剂;取上述冲剂,待凉后制成绿豆大小的颗粒,即得药丸。

【药用价值】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渗湿利水、益脾和胃的功能,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3)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复方龙眼叶制剂[44]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叶、榕须、酸模、重楼、丁公藤、大飞扬、大青根、山芝麻、小连翘、天名精、天浆壳、五眼果树皮、瓦草、牛含水、水蔓青、蜈蚣草、古山龙、节节花、白云花根、白杨树皮、狗屎花、金橘根、胡桐泪、柽柳、南天竹子、荭草、骆驼蓬、莕菜组成。将炮制好的上述中药磨成粗药粉;取猪油300克置于煎药容器内,武火煮沸12分钟,加入上述磨碎的粗药粉煮至药渣全黑色时,过滤去除药渣,改为文火煎煮80分钟再加入蜂蜡60克,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剂;把上述膏剂装入瓷瓶内,埋二尺深的土坑里一个月后取出即得药膏。

【药用价值】具有祛风清热、活血解毒、降火化痰的功能,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见效快。

(4)防治流感的复方龙眼叶制剂[45]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叶、贯众、麦冬、桑叶、白茅根、苦石莲、滇白珠、地桃花组成。1)将贯众、麦冬、白茅根和苦石莲磨碎成粉末状,加水,浸泡12-20h,文火煎1-2h后取出水煎液,冷却,加入95%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使溶液沉淀20-30分钟,再加入75%的乙醇继续静置沉淀20-30分钟,并调整PH值6-8之间,过滤得滤液;2)将桑叶、滇白、龙眼叶和地桃花置于容器中,加入3-4倍的水并搅拌均匀,在70-80℃下加热20-30分钟,加入75%的乙醇提取,将提取液用过滤器滤出残渣,将过滤后的清液收集备用,将残余粉渣继续加入2-3倍水,在70-90℃下加热10-20分钟,再加入95%的乙醇提取将提取液用过滤器滤出残渣,得清液,合并清液,加入正丁醇萃取2-3次,收集萃取液待用;3)将步骤1)滤液和步骤2)的萃取液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2-3h,将混合溶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15-1.23的制剂。

【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尤其对因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头痛治疗效果显著。

(5)治疗感冒的复方龙眼叶制剂[46]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叶、黄皮叶、甜茶叶、甘草、蜂蜜组成。将龙眼叶、黄皮叶、甜茶叶及甘草用高温进行消毒,然后按比例混合并粉碎;将上述粉剂加入相应比例的蜂蜜均匀混合后干燥,即得。

【药用价值】可预防、治疗风寒类和流行性感冒外,还可以预防和治疗中暑、咽喉疼痛、由疲劳引起的全身骨痛、房事引起的伤寒等疾病。

(6)治疗痔疮的复方龙眼叶外用熏洗剂[47]

【组成及制法】由龙眼叶、龙眼树皮、桂圆壳、杨桃叶、石榴叶、桉树叶、马缨丹组成。将各成份原料研磨成细粉,均匀混合,加水约3000ml,煮沸30分钟后过滤去渣。

【药用价值】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等肝门疾病,还能缓解皮肤烫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烂。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7(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8.

[2]肖更生,黄儒强,曾庆孝,等.龙眼核的营养成分[J].食品科技,2004,(1):93-94.

[3]左映平,梁志. 龙眼核的研究现状[J]. 广西轻工业,2010,05:7-8.

[4]郑公铭,魏孝义,徐良雄,等.龙眼果核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1,42(6):1053-1056.

[5]李雪华,吴妮妮,李福森,等.龙眼核的化学成分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4):524-526.

[6]黄儒强,刘学铭.龙眼核乙酸乙酯萃取物的GC-MS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5,3:178-179.

[7]童汉清,顾京君.龙眼核油的GC-MS分析及其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1,36(12):30-34.

[8]王淑霞,李爱梅,张俊杰,等. 龙眼核多酚物质的液质联用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学,2011,12:196-203.

[9]黄春燕,梁洁,麦嘉妮,等. 龙眼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7,40(10):2344-2346.

[10]郑洁红.龙眼叶片中3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17,24(05):37-40.

[11]曹旭,史培培,郭昀,等.HPLC法同时测定龙眼叶提取物中杨梅苷、紫云英苷和杨梅素的含量[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7(02):101-104.

[12]梁洁,王雯慧,甄汉深,等.广西产龙眼叶及花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09):52-55.

[13]黄晓冬.4种龙眼核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体外抗菌活性与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1,32(11):43-47.

[14]李雪华,吴妮妮,李福森,等.龙眼核醋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969-1971.

[15]文良娟,李英军,毛慧君,等.龙眼核的苷养成分及其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1):243-246.

[16]黄儒强,刘学铭.龙眼核提取物提高小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08-111.

[18]黄儒强,刘学铭,曾庆孝,等.龙眼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62-63.

[19]贤景春,梁政超.龙眼核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体外实验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7):225-227.

[20]黄儒强,邹宇晓,刘学铭.龙眼核提取液的降血糖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991-992.

[21]邹金美,黄冰晴,韦丽香,等.龙眼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7-92.

[22]周凯,胡卓炎,周沫霖,等.龙眼核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5,04:167-171.

[23]梁洁,金青青,黄团心,等.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8,29(07):950-954.

[24]王旗,任梦婷,石亚男,等.龙眼叶提取物治疗痤疮的实验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8,41(01):9-14.

[25]张凌云,叶迪,楼招欢.龙眼叶水提物抗实验性肾结石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8,34(02):25-31.

[26]周琼花,黎入荧,青增济,等.龙眼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09):16-18+59.

[27]刘浩.龙眼核粉治刀伤出血[J].四川中医,1988,5:47.

[28]李清彪,李翔南,何宁,等.龙眼核多酚的提取方法[P].福建:CN102961486A,2013-03-13.

[29]徐丽珊,葛宇飞,谢子玉,等.从龙眼核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P].CN110433220A,2019-11-12.

[30]李丽,孙健,李昌宝,等.一种龙眼核硬脂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P].CN107446061B,2019-05-17.

[31]覃永红.一种龙眼核抑菌萃取物提取方法[P].广西:CN107050164A,2017-08-18.

[32]梁洁,金青青,信晨曦,等.龙眼叶降血糖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CN109646515A,2019-04-19.

[33]梁洁,麦嘉妮,赵立春,等.龙眼叶抗氧化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CN109846955A,2019-06-07.

[34]梁洁,黄春燕,周昱杉,等.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指纹图谱[P].CN109856254A,2019-06-07.

[35]梁洁,黄春燕,李耀华,等.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P].广西:CN108061763A,2018-05-22.[36]郑洁红.一种龙眼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检测方法[P].福建:CN107290450A,2017-10-24.

[37]肖兴桥,孙光荣.消肺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CN109925419A,2019-06-25.

[38]侯苏.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CN109876097A,2019-06-14.

[39]金志鹏.一种治疗甲沟炎和甲下脓肿的中药[P].CN107551085A,2018-01-09.

[40]肖兴桥,肖伟胜,肖振.消脑瘤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CN107050418A,2017-08-18.

[41]不公告发明人.治疗狐臭的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CN105596852A,2016-05-25.

[42]刘萍.一种治疗男子外阴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CN108143979A,2018-06-12.

[43]夏季.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CN107693734A,2018-02-16.

[44]杨莉.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CN107551116A,2018-01-09.

[45]莫单丹,缪剑华,周小雷,等.防治流感复合中草药制剂[P].CN105213859A,2016-01-06.

[46]钟梓光.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P].CN1337245,2002-02-27.

[47]孙财雄.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熏洗剂[P].CN105770203A,2016-07-20.